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各界的心,面对数以万计的伤员,以及灾区复杂的情况,如何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5月19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有关专家,他们就保证灾区伤员的安全用药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保护肾脏
在地震发生后,有相当一部分伤员的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了重物长时间的挤压。在挤压解除后,受压者往往会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即“挤压综合征”。
通常情况下,因为要防治伤口感染,伤者需要用一些抗菌药物。“当有挤压综合征出现的时候,肾功能严重受损,对肾脏损害大的药物就要尽量避开。”原北京第六医院院长、临床药学专家王功立教授特别提醒,“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因为具有肾毒性,应该尽量不用;喹诺酮类药物因为需要经肾脏排泄,也不应该做首选药物。”他指出,在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大环内酯类、茁-内酰胺类药物,它们对肾脏的伤害会小一些。
控制厌氧菌感染
由于地震发生后,土壤污染伤口的可能性增加,往往会造成平时比较少见的厌氧菌感染,地震后厌氧菌感染导致的常见疾病有气性坏疽和破伤风。,四川省卫生厅透露,截至5月18日6时,四川省已确认58例气性坏疽病体,并称58例均是原发病,均是受伤的幸存者因为开放性伤口感染所致。
据专家介绍,临床上见到的气性坏疽,一般是梭状芽孢杆菌和产气芽孢杆菌及溶组织梭状芽孢杆菌等的混合感染。对气性坏疽的选药,术前、术中和术后肌肉或静滴的大剂量抗生素往往以青霉素为首选,待毒血症和局部情况好转后再减量应用。如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必要时可选用先锋霉素等头孢类抗生素。同时需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使用大量维生素、能量合剂。每次要输入新鲜血,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加强支援疗法。
地震发生后,破伤风的感染几率也在增加。王功立教授指出,对于怀疑破伤风感染的患者,可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该类伤员往往合并有其他细菌的感染,应选用一些广谱的抗菌药物,例如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以作为预防感染用药。
积极防治腹泻、感冒
实际上,很多地方在大灾之后会出现传染病的暴发,主要是腹泻。为了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四川地震灾区防疫人员也在积极采取行动,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据卫生部发布的消息,截至18日零时,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但是,因缺乏水及食物、卫生条件极差,救灾部队和灾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下降,极易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所以此时预防和治疗感冒、腹泻极为重要。目前灾区在免费发放一些药品,包括氟哌酸、感冒清、黄连素等防治腹泻、感冒等药品。
王功立教授指出,不是所有的腹泻都要用抗菌药物,一般的腹泻,患者口服黄连素就可以治愈。但是,如果出现脓血便、发热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否为细菌性痢疾。其治疗需要住院输液,积极控制感染,必须使用抗菌药物,例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
有专家认为,感冒药物没有预防感冒的作用,在得病之前不需要服用。